近日,“四個一”研學實踐項目夏日系列之“閱讀金海,相約博物館”第二場活動順利開展,金海街道教管辦組織社區青少年兒童參觀奉賢博物館,并讓各位同學體驗了一番“甲骨文丙烯肌理畫”藝術創作。
同學們通過繪畫與文字結合的形式臨摹甲骨文,賦予了甲骨文藝術之美,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也深刻領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觀看“丹甲青文”中國漢字文物展覽
(相關資料圖)
同學們在上午9:30集合完畢,排成一列有序地進入奉賢博物館。同學們首先參觀的是“丹甲青文”中國漢字文物精華展。
在小小講解員的解說下,大家不僅了解到中國各個時期的文字及其發展演變,還看到了甲骨卜辭、青銅器、書法等古物,體會到了中華獨特的古典之美。
在這里,同學們看到了很多曾經在故事中聽到的內容:神話時代的結繩記事、倉頡造字、河圖洛書、還有商朝時代奇妙有趣的甲骨文……大家都顯得格外興奮與好奇。
中國古文字的歷史源遠流長、意蘊深厚,有諸多的文字奧秘深埋于歷史的點點星河之中,等待著同學們去發現、去探索。在妙趣橫生、寓教于樂的參觀過程中,大家學習了許多文化知識。
本次中國漢字文物精華展通過展示各時期承載漢字的文物,探尋漢字的起源、呈現漢字發展的歷程,讓同學們領略中華文明之博大精深、體驗民族文化、感悟漢字傳承的深層精神底蘊。
“甲骨文丙烯肌理畫”體驗制作
參觀完展覽,來到了下一個環節——制作甲骨文丙烯肌理畫!
什么是肌理畫呢?就是將丙烯顏料與粗糲的石英砂混合,從而碰撞出具有肌理感與立體感的畫面效果,營造出畫作的多層次感,給同學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享受。
丙烯肌理畫制作需要根據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特點和在展覽中所學到的甲骨文知識,發揮想象力,展現文字及其背后的含義。構思好之后,同學們正式開始了肌理畫的制作。
首先,將丙烯顏料與石英砂1:1混合,并使用刮刀勾勒圖畫的大體形狀,在畫布上進行大面積的鋪色,再不斷涂勻加深。很多同學在混合這一步中沒有把握好顏料與石英砂的比例,導致或干或稀,畫面效果不好。好在及時糾正過來,重新步入正軌。
接著,大家根據自己想畫的素材,選取其他顏料與石英砂混合,調出不同顏色用刮刀覆蓋出第二層、第三層,打造立體之感的同時補充畫作的細節。
最后,用畫筆在中間仔細勾勒出自己所繪畫的甲骨文字,一幅甲骨文丙烯肌理畫便制作完成啦!
同學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出了各式各樣的甲骨文肌理畫!繪畫與文字美妙結合,賦予了甲骨文獨特的藝術之美。
通過此次實踐項目,同學們受益良多,動手動腦的同時陶冶情操,提高了藝術審美。在手工娛樂中學習知識,深刻體會到了中華文字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潛移默化地激發著少年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并激勵其肩負起對歷史文化傳承的責任。
報送:李陽陽(金海街道)
編輯: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