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家門口上班真好。”5月29日,在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上頓渡鎮的服裝加工車間,剛從外地返鄉的農民工許淑琴正在生產童裝。她樂呵呵地告訴筆者,每天上班8小時,每月工資都在3000元以上,還能夠照顧老人小孩,這份工作讓她十分滿意。
臨川是勞務輸出大區,每年有20多萬人外出。為了發展本地經濟,引導農民工返鄉就業,該區人社局大力實施“村口工程”,按照“構建就業立交橋、車間(基地)建到村、崗位送到家”思路,積極搭建用工平臺、開發就業崗位。先后引進朝陽、騰飛等一批加工企業落戶,在12個鄉鎮69個行政村組建了“村組車間”,可帶動1萬多人就業。
“村口就業”是臨川區4個“家門口工程”之一。今年,會同深入實施就業、上學、看病、乘車4個“村口工程”。讓返鄉農民工“出了家門上車門,下了車門進家門”。
“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我們就抓什么、推進什么。”區人社局局長杜健雄說,該區把返鄉農民工關心關注的就業、上學、看病、乘車等事情辦好、辦實、辦到位,吸引更多的農民工回到家鄉就業、支持家鄉建設。“過去從家里到縣城,坐車要1個小時;現在只要20分鐘,安全又舒適。”返鄉農民工劉學軍說。
截至目前,全區345個建制村已實現鄉(鎮)、建制村通暢率100%,行政村通客班車率100%。一系列的惠民措施,讓許多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到今年5月初,全區共有1.6萬人返鄉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
(中國日報社江西記者站 唐瑩/攝影 章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