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醫療費用高,是許多人的心頭病。特別是患有重大疾病或者意外傷害時,需要在大醫院的ICU等這些科室住院比較長時間或者需要做手術時,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醫療費用可以說是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的負擔。好在現在大家都繳納了醫療保險,在發生這些重大疾病的時候,醫療保險能夠報銷很大的一部分,減輕很大的負擔。
但是,你知道嗎?不同的人享受的醫保待遇并不一樣。我國的醫療保險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種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由于籌資金額和籌資方式的不同,所以兩種醫療保險費報銷比例和報銷范圍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來說,職工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比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要高不少。而公務員還可以享受補充保險,使得他們的報銷比例更高。
江西省的一個省級醫院在上個月就有幾個住院費用在30萬元左右的參保對象,其中有包括居民醫療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還有一個是參加了公務員補充保險的公務員,來看看他們都是怎么報銷的。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在三甲醫院的報銷比例是60%,起付線600元,大病保險起付線1.3萬元,報銷比例65%。由于含有很大一部分的醫保目錄外費用1,所以該次住院城鄉居民參保對象總的報銷金額就只有15萬多,綜合報銷比例在50%左右。
職工醫療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在三級醫院的住院報銷比例是85%,起付線800元,職工醫保在基本醫療保險封頂10萬元后進入大病保險報銷,報銷比例90%。雖然目錄外費用差不多,但是最終其報銷下來還是有23萬左右,自己只需要出7萬元差不多,綜合報銷比例有75%以上。
公務員:公務員參加的也是職工醫療保險,如果其沒有參加補充保險的話,報銷比例和普通職工是一樣的。剛好該公務員所在地方繳納了公務員補充保險2,公務員補充保險的保障之下,不僅可以報銷醫保目錄內沒有報銷的部分,還能報銷目錄外的部分費用3,而且個人賬戶更多4,結算單顯示最后該公務員自己出的現金就1萬多點,報銷比例高達95%以上;待遇還是相當好的。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不同類型的參保人,在同樣花費30萬元住院治療時,享受到的醫保待遇差距非常大。這也反映出我國當前社會福利制度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為了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更好、更平等、更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福利制度,我國正在積極推進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